你常说的这些话,才是导致孩子没主见的元凶

来源:公众号女儿派 2022-10-30 00:00 责编: 原文链接:点击获取

孩子是在探索中成长的,不要轻易对孩子说“不可以”!

放手让孩子试一试,或许他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
——鹿妈 

作者 | 小怡妈

来源 | 拜托了妈妈(ID:baituoleweibao)

孩子的探索欲是他打开世界的第一把钥匙,他们好像个调皮的“捣蛋鬼”。

不是爬上就是爬下,什么都要亲自摸一摸,碰一碰,不仅如此,还到处“搞破坏”。

于是家长们就常常会阻止这些看起来不太“合理”的探索,比如:

“不可以”吃糖;

“不可以”跑太快;

“不可以”捡地上的东西;

......

慢慢地,“不行”、“不可以”就成了在孩子成长中听过最多的字眼,但这几个字的危害大到你想不到!

看到这里,肯定有很多妈妈会吐槽:

连“不可以”都不能说,那我管孩子还能说什么,那孩子要接触危险物品怎么办?

别急,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就会明白!

越说“不可以”,孩子越好奇

有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困惑:

当你制止孩子的某一项行为时,你越是不让他做,孩子偏偏就是去做!

难道是孩子成心在跟你对着干嘛?当然不是!

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“白熊效应”,又称反弹效应,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·魏格纳的一个实验。

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,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,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。

这就好比大人因为某种焦虑而失眠的夜晚,你越是暗示自己不要乱想,大脑越是容易胡思乱想一样。

孩子年龄小,可能有的时候压根没有想到去做某件事,但是家长严厉、禁止性质的语言反而加深了孩子的印象,孩子对此便产生了更多好奇。

对于强势一些的孩子,可能会变得更加叛逆。父母越阻止的事情,会做得越得劲儿。

在父母一次又一次“不可以”的态度下,孩子也学会了用“我偏要”来表达自己的态度。

越说“不可以”,孩子越没主见

1岁左右,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起来,这个阶段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主。

很多妈妈觉得孩子还太小,不能什么事都任由孩子的性子来,比如:

“不可以玩土,脏!”

“不可以玩水,会着凉!”

“路上不可以跑,会摔倒!”

......

成长中给了孩子太多的限制,“要这样,不能那样”。久之,孩子的自我意识会慢慢“退化”。

弱势一些的孩子,就会变得很“听话”,但听话背后牺牲的是孩子的自主能力,长大后可能会过于顺从、没主见。

越说“不可以”,孩子越没想象力

孩子们生来就富有想象的天赋。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父母最不该打扰、阻碍的。

当孩子认真地在“创作”时,请大人收起想要给孩子传授“正确”知识的冲动,孩子早期的想象具有夸大性,因为他们还不能分清想象的事物与现实之中事物的差别。

比如,他觉得布娃娃是好朋友,所以要亲亲,还要抱着一起睡觉,你觉得布娃娃“太脏了”,不可以;

他画的小花比人还大,你就开始纠正,花应该怎么画,人应该怎么画......

想象力和知识永远不冲突,保护孩子的想象力,他才会更喜欢思考,更具创造性。

越说“不可以”,孩子越“依赖”

“授之以鱼”和“授之以渔”的故事想必大家不陌生。

在孩子的成长中,如果父母习惯了任何事都告诉孩子“什么事情可以做”、“什么事情不可以做”、“这些事应该怎么做”,孩子也就习惯于事事先问父母,懒得自己去思考“可不可以”。

如此,孩子的辨别能力、判断能力就会越来越弱。

  • “保护性撞墙”妈妈们,你敢吗?

有一件事令我至今都记忆犹新。

小时候,我总想去摸电熨斗,妈妈总是阻止我,但有一次我问妈妈:“电熨斗是不是真的烫。”

妈妈说:“你可以摸一下试试。”

果,我真的摸了,手肿了三天!

再跟别人说起这件事的时候,别人都说“你妈是不是亲妈呀”,其实现在想来,她是一个非常“高段位”的妈妈。

所谓“保护性撞墙”,就是在这件事的后果“可控制”的情况下,让孩子勇于尝试。

比如对于我妈妈来说,手肿三天是她认为在控制范围内的后果,当然我妈心比较大。

没有什么比让孩子承担后果,更能让孩子长记性了。

让他自己判断什么可以,什么不可以,比你直接告诉他,要好一万倍!

我们也不是说,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完全不能说“不可以”,而是说“不可以”的次数太多,这三个字就彻底失效了!

肯定不是所有事情,都不阻止。比如“摸电门”、“跳窗户”等危险的事,是肯定不能做的,必须要说“不可以”!

这些危险的事可以通过绘本、动画引导孩子理解“为什么不可以”和执行“可以怎么做、不可以怎么做”。

绘本内的卡通形象、孩子气的语言方式、鲜艳的色彩、有趣的故事情节等,是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。

平时,父母就可以多和孩子阅读一些相关的绘本,生活的潜移默化,就会帮助孩子树立起必要的规则和安全意识。

如果我们平时总跟宝宝说“不可以这样”“不可以那样”,那这种限制性的语言就会失效。

比如,一个天天发火的妈妈,远不如平时温柔,偶尔发一次火见效。“不可以”说的越多,孩子越不当回事儿。

但如果,我们只在最危急的时刻说出“不可以”,孩子更会感受到妈妈话语中的力量,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,马上停止!

总之,“不可以”说的越少,说出来威力越大!

  • 有些事用“可以,但是......”来替换“不可以”

比如到午睡时间了,孩子吵着要去外面玩,与其直接否定孩子说“不行,该睡觉了”,孩子肯定会大哭大闹,因为自己的想法被粗暴否定。

不如跟孩子说:“可以啊,出去玩特别好,但是我们先睡一小会儿,养足精神再好好玩。”

先接纳孩子的想法和情绪,再提出一个可行方案,不是不能出去玩,是睡醒了能更好的玩,孩子会更容易接受。

孩子的所有需求,只要没有人身危险,父母都可以不直接否定和阻止,而是先顺应孩子的想法,再给孩子做“排序”。

让孩子知道,很多事情,不是不让她做,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,这样避免了跟孩子起正面冲突,还顺便教会孩子学习等待。

孩子的自信、主见,是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孕育而生的。

你否定孩子,孩子就学会了自我否定;你给孩子肯定和鼓励,他就有了探索、向前的勇气。

想让孩子合作、听话、长记性,父母首先要拿出合作的态度,而不是以限制、命令的口吻扼杀孩子的自信和想象力。